注册/登录

《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)》绘本简介

少儿英语绘本    2018-12-27 10:20:16

《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)》绘本简介

适合年龄:3岁-6岁

作者: 牛顿出版公司  

出版社: 贵州教育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10年11月

导语:少儿英语绘本频道,为您提供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)少儿英语绘本,此绘本作者是牛顿出版公司、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,适合3岁-6岁年龄少儿阅读,还为您提供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)简介、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)推荐等信息。



内容简介


小小牛顿幼儿馆(第二辑共六册)

★ 主题书——多阅读,开发潜能,扩展视野

再好的启蒙理念与学说,都离不开孩子周遭可感知的一切。小小牛顿主题书从生活化的内容入手,搭配生动、活泼、精美的插画吸引幼儿阅读,促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拓展知识领域、启发思考与创造能力,建立孩子与朋友、环境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。孩子可以在轻松趣味化的引导下,学会数数、说故事、唱歌以及解决事情的能力。

★智慧游戏本——纸上轻松游戏,自然增长智力

智慧游戏本提供许多精心策划的趣味游戏和活动,如涂色、迷宫、比比看、美劳等,目的在于引发孩子动手画画看、折折看、剪剪看,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动脑思考过程中,自得其乐,体验接收成果的满足感。同时,孩子从中也很容易就学会了语文、数学、自然等常识,加强观察分辨,想象创造等能力。

★随书附赠“伴读MP3”——多听唱,欢乐学习、效果加倍

配合小小牛顿主题书的内容,制作亲切、悦耳、动听的人物对白和配乐,引导孩子集中精神,自然而然地走进知识的领域,了解大自然、科学概念、生活常规等。孩子虽然不识字,听着伴读音频,跟着说说唱唱,便能享受阅读的乐趣,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快乐学习。

★随书附赠《亲子月刊》——多吸收育儿资讯,增进亲情全家和乐

主题书的读者对象,是学龄前的幼儿,但和他们进行互动的,不只是书,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、家长。当同样的问题摆在亲自面前时,孩子该怎么做?家长又该怎么做呢?在进行益智游戏时,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,以使其获得最大收益和启发呢?家长该如何带领孩子去认知大自然和外面的世界呢?《亲子手册》会是您的称职向导。

07树林里

胖嘟嘟的马铃薯

气球飞到天花板上

惯性游戏

08东西的里面

豆芽菜

草丛里的秘密

松果

09番薯

空气压力

灵巧的兔子

我要帮妈妈的忙

10面食

小狗一直对我叫

水的溶解

山羊面食馆

11地震

是谁砰砰砰

热胀冷缩

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

12垃圾

看到蟑螂时

溜滑梯

猴子做新衣


媒体评论


台湾幼教专家与家长的推荐 孩子最佳的精神食粮——时代的潮流在变,我们下一代的精神食粮也需要调整,《小小牛顿》以图画来带动幼儿思考,以文学包装科学内容,让孩子在听看想做玩的游戏中,快快乐乐地成长,是一份理想的幼儿读物。(台北市立师范学院美劳教育系副教授

专为学龄前儿童设计

台湾出版最高奖金鼎奖品质保证

孩子最理想的启蒙老师——

更有好礼相赠:亲子手册,助家长把握启蒙良机;

精美伴读MP3,让孩子远离视觉污染,EQ快乐IQ聪明!

0~7岁幼儿期,是人生中最富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阶段,他们对周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。因此,当孩子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,能够掌握这最珍贵的启蒙契机,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将可让他尽情发挥天赋资质,提升学习效果。

《小小牛顿》是台湾牛顿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继《小牛顿》大获成功之后,专为3-6岁儿童设计的贴心益智科普。《小牛顿》适合小学生阅读,《小小牛顿》则专为学龄前儿童设计。《小小牛顿》共计出版108期,屡屡斩获台湾出版界大奖,其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堪比《小牛顿》。

此次出版的60 册《小小牛顿幼儿馆》,为108 期《小小牛顿》之精选。

《小小牛顿》的中心理念是“幼儿生活中的科学”,此“科学”乃广义之科学,不只涵盖生物、理化、数学、天文等知识,更是融合了科学态度与情操的培养,即逻辑思考、好奇求知、勇于解决问题等能力。《小小牛顿》希望培养孩子成为“长于用眼观察、乐于用手操作、精于用脑思考、善于用心感受大自然”的人。

基于这样的编辑理念,我们希望献给孩子灵活的、想象的、趣味的内容,而非死记硬背的知识。每辑《小小牛顿幼儿馆》皆由六本主题书、六本智慧游戏本(主题书和游戏本正反合装)、一张CD和一本亲子手册构成。主题书和智慧游戏本主要激发儿童的游戏天性,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。

《小小牛顿》附有音频,年纪较小的孩子,可先从“听”开始,再慢慢配合书本阅读;每个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同,爸妈不必在意孩子是否只对书或音频有兴趣。或许音频能帮助大孩子独立阅读,不需爸妈陪伴,但是我们希望家长每月能至少伴读一次,并参考随书附赠的《亲子手册》上的指导与建议,和孩子一起玩、操作或讨论,学习效果必然不同于孩子自然阅读。

为了兼顾各年龄层,文字有大小、深浅之分,图画也有大小的差别;但是彼此间会有自然的连贯。幼儿是从图像中学习到文字的具体意义,而并非借由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。因此,我们有意未强调汉语拼音和认字,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,引导孩子学习。

展开更多